就业创业+

就业信息

就业典型李强:做一颗扎根基层的“好种子”

发布时间:2025-03-27 18:52浏览量:

李强,法学院2021级法律(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24届湖南选调生,现任邵阳市新邵县寸石镇武桥村党总支部书记助理。从大学象牙塔到广袤基层大地,他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内外兼修,谱写出了独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一、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在校求学时期的他,勤奋上进,成果丰硕,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总平均成绩达到91.40分,曾获得湖南工商大学研究生一等、三等学业奖学金,湖南工商大学“挑战杯”一等奖,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独作论文1篇,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等。  

他有着丰富的任职经历,曾担任班长、校研究生会学术部干事、法学院星光艺术团成员、廉政中心志愿讲解员等职务,曾多次获评湖南工商大学“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

98260

除开校内学习生活,他社会实践经验丰富,曾协助郴州市检察院、五湖律师事务所备战省级、市级辩论赛,个人获湖南省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三等奖、"优秀辩手"等多项辩论荣誉;他热心公益,参与送法下乡、宪法宣传、义务植树等志愿活动;他多才多艺,擅长琵琶演奏,多次在毕业晚会表演《琵琶语》等曲目,展现了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98261

二、奔赴湖湘年正“邵”,“阳”升根潜固基层

“荣誉只是对过去的认可,但是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心中对于回报家乡一直有着强烈的执念,始终坚持“教育的意义在于反哺”的理念,在人生选择的关键路口,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待遇更加优厚的外省工作,选择湖南选调生,成为基层建设者当中的一员。

在2024届湖南选调生入职培训会上,他写下标题的这两句诗,他解释说:邵阳是故乡所在,“邵”通“少”,取年少、风华正茂之意;“阳”升,代表未来要向阳而生、向上而升;“根潜”,是指要像一颗种子,往下扎根潜伏,慢慢积蓄力量,静待破土之机。

98262

初到基层,眼前的一切既陌生又充满新鲜感。那蜿蜒的乡间小路,错落有致的农舍,还有田间劳作的质朴村民,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田园画卷。但很快,现实的考验接踵而至。繁琐的基层工作涵盖了方方面面,从民生保障到乡村建设,从邻里纠纷调解到政策宣传落实,每一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有时调解矛盾时面对村民的不理解和质疑,内心也会泛起阵阵失落与迷茫,就像一颗种子被埋在黑暗的泥土中,不知何时才能见到光明。

如何平衡镇村两级的工作曾成为了他最大的困扰。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以及和同行、领导多次沟通交流之后,他重新整理工作思路,正确理解镇村工作的辩证关系:政策传导是双向的,镇级是政策落地的“转换枢纽”,村级是政策执行的“毛细血管”,镇村工作平衡本质是行政理性与乡土智慧的融合艺术。同时,狠抓政策转化、矛盾调处、群众工作、自我迭代等核心工作能力,立足“镇村共同体”视角,以政策执行力为纵轴,以群众组织力为横轴,在动态平衡中实现基层善治与个人成长的同频共振,力求形成“镇中有村、村中见镇”的共生格局,努力使他的基层工作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扎根基层,也意味着要与孤独和寂寞为伴,远离城市的繁华喧嚣,没有丰富的娱乐生活,更多的是宁静的夜晚和忙碌的日常。但在这宁静中,他学会了沉淀自己,思考工作中的问题,规划乡村的未来。每解决了一个难题,心中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记得那次走访独居老人,老人紧紧握着他的手,眼中满是感激,颤巍巍地说:“孩子,多亏有你常来看看我。”那一刻,他心中盈满幸福,深知自己的付出如此有意义。他清楚,这些都是成长的磨砺,种子只有在经历风雨洗礼、与泥土深度交融后,才能茁壮成长。既然选择成为扎根基层的“种子”,便要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冲破一切阻碍,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三、一朝破土凌云起,直上青云展翠姿

“我们工作,不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群众,而是为了给群众解决问题;”

“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农村,而是为了帮农村摆脱贫困;”

“我们进步,不是为了远离繁重的基层,而是为了让基层远离繁重。”

98263

在基层的广阔天地间,每一次挑灯夜战的坚持,每一回走村串户的奔波,每一场促膝长谈的耐心,都是在为梦想积蓄力量。他深知建设基层道阻且长,但是他始终愿意做那颗扎根基层的“好种子”,无畏风雨侵袭,无惧贫瘠艰难,把根须深深扎进乡土,从群众的智慧与信任中汲取无尽养分;用蓬勃生长的态势,冲破发展的阻碍;以繁茂成荫的担当,庇护一方百姓;以汗水浇灌希望,让理想在这片土地上生枝结果,用青春与热血奏响基层发展的最强音,让生命的价值在服务群众中熠熠生辉。(文/雷玉良  图/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