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湘潭大学法学院邀请,我院院长刘期湘教授于8月24日带领本院贺志军教授、张慧教授、宋凡博士、硕士生向嘉仪一行参加中国现代刑事政策和刑事政策学发展学术研讨会。
2025年8月24日,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中国刑事诉讼法研究会、中国犯罪学会、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我国现代刑事政策和刑事政策学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湘潭召开。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杨万明,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委员胡云腾,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贾宇,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敬大力、中国犯罪学学会会长万春、湘潭大学校长廖永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陈柏峰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法学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湖南省法学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湖南工商大学等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我院院长刘期湘教授作为分会场中国刑法学研讨会主持人强调,刑事政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与刑事实体法间的中介性机制,其法治化程度是衡量刑事法治现代化的核心指标。该单元相关研究横贯了宏观理论架构、中观模式选择与微观规则建构,为中国刑事政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智识支撑。
我院张慧教授受邀作为该单元上半场与谈人参与学术研讨。张教授认为,刑事政策的研究,应注重考察如何体现刑事政策的现代性、如何将刑事政策纳入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度挖掘刑事政策的功能作用逻辑,以此为基础展开对金融刑法、毒品犯罪等领域刑事政策的具体阐释。
我院贺志军教授受邀作为该单元下半场与谈人参与学术研讨。贺教授指出,轻罪治理是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事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提升犯罪治理效能,关键在于改变与犯罪态势不相适应的治理方式,提升犯罪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轻罪治理视角下单位犯罪的双罚制不仅要强调打击犯罪,同时也需要考虑市场经济秩序与安定性。
本次论坛汇聚了刑事法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与实务精英,围绕我国现代刑事政策及刑事政策学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度研讨。会议议题涵盖刑事政策的时代转型路径、实践运行中的制度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政策调适、刑事政策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方略,以及中外刑事政策的比较研究等核心方向。研讨会立足国家法治建设全局,紧扣新时代刑事政策发展的现实需求,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对话机制,系统梳理了我国刑事政策的演进规律与学理突破,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政策理论体系凝聚了智慧共识。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深度碰撞中,与会专家就刑事政策科学化、精细化发展的关键议题形成系列重要成果,为推动我国刑事法治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图、文/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