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为邵东市牛马司老年公寓的白发镀上金边,这场始于慢性病调研的青春奔赴,正在用科技温度重新定义银发关怀。7月19日,湖南工商大学“长青桥”团队带着自研的慢性病预测平台走进基层,让算法模型与老人布满皱纹的手在暮年时光里温暖相握。
图为团队成员与奶奶的合照
最动人的情景藏在细节里。团队为抗拒抽血的赵淑芬老人播放校园舞蹈视频,用青春朝气融化心防;设计的防跌倒口诀被抄在床头,字迹旁还画着笑脸。“你们来了,我这老房子才有了人气”,75岁的赵奶奶攥着团队手写的用药日历,上面画着太阳月亮标记服药时间。
图为队长为老人讲解平台机制
团队将127份调研报告转化为行动:联合社区卫生中心定制季度筛查机制,开发“红绿灯”简版健康报告降低理解门槛。更深远的是“银龄守护”计划——通过小程序视频功能,团队定期为老人解读体检单,且帮老人学习手机挂号。“原以为我们在单向付出”,团队翻着实践日记,“直到看见王爷爷床头贴着我们合影,才懂得这是青春与暮年的双向治愈”。
图为团队与老人们的留念合影
当防跌倒手册里的口诀化作老人散步时的哼唱,当预测模型在乡镇卫生院的电脑屏上闪烁蓝光,“长青桥”正悄然联通两个曾经平行的世界。这份用算法书写的温情,或许正如带队老师所言,科技的最高使命,是让每个衰老的生命都能有尊严地被照亮。
团队:前沿交叉学院 长青桥队 实践团
文:前沿交叉学院 刘紫嫣
图:前沿交叉学院 李家辉 肖洋洋
审核老师:赵梓君 彭彤